繁體中文
首页 | 最近更新 | 最新入库 | 总收藏榜 | 周推荐榜 | 周点击榜 | 本站推荐 | 申请作家 | 作者中心
您现在的位置:都市言情小说 > 回忆频频扰 > 章节目录 80、我的乡音和口音(人生版)(第3页/共3页)
返回书目|推荐本书|加入书架|标记书签
小说阅读页
背景颜色: 字型:   字体颜色:   双击鼠标滚屏:(1最慢,10最快)
章节目录 80、我的乡音和口音(人生版)(第3页/共3页)

尤美。而山野人家饲养山蝎子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强身健体,治瘳祛瘼的。但是却因为山蝎子生性跅弢不羁,实际上他们养的蝎子很容易全军覆没,即成瓶成瓶的死亡,最后一只不剩,不好养活,纯属是吃力不讨好的打磨时间的方式。不过,谁还能没个兴致所在呢!理解就好。

    当然了,若正值仲夏之季,天气开始骄热炙烤,我会寻到一根长长的竹竿,然后在其前端裛绑一个已经缏好了敞口部分、并用一段坚韧的铁丝环捰穿过的、微张着小口的空洗衣粉袋,然后就简单制成了专门捕捉各类飞虫的实用装备。如果飞虫不幸入内,因为我已把进出口故意设计成窄*仄、内部狭长、而末端是封闭不通的缘故,基本上是一抓一个准。

    因此,我既能捕获爬到树上蜕化并在树上訇訇作响的、背生有两片透明纱翅的俏瘦的“温瓦蝉”(学名指山西姬蝉),也能捕捉戢戢一片、善饮樗树臭汁的、身穿黼黻华衣与红色肚裙的、善于趯趯逃跑的春蹦蹦虫(学名指斑衣蜡蝉)。还能偶尔捕捉到喜欢啃食树木表皮的、藏在低矮墙角与叶片上、身着硙硙甲胄的体型俣俣的落单的昆虫天牛。

    当然了,我有时甚至还能碰到代表着美好寓意的,和北方燕子外形相近却腹部橘红色的,善栖在人家墙洞里的,“火叶鸟”(学名指北红尾鸲)幼雏掉出窝巢的不幸事。和北方地区教育孩子要保护燕子一样,这里的大人们也世代教诲着孩子们:若不幸看到火叶鸟的幼雏跌落地下,要及时的送它回窝巢。但人们不知道的是,有时被挤掉地上的幼雏是物竞天择的结果,人们并不能真正帮助到它,甚至还会为它带来无端灾厄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而除了捕些飞虫或救助下幼雏之外,在气温燥热的仲夏季节,我最期待的一件大事就是趁着闲暇的午后时光,悄等着面容??的凉粉匠吆喝着“凉旋粉,高平凉旋粉”的美妙声音。

    只见他满山遍野的跑销,肩挑着一根木制扁担,而扁担前后各悬挂着一个竹制箧盒,而在这两个竹制箧盒里分别端放着一大盘尚未启封的膅白色的、或仅剩小半块的碧寒色的旋粉。

    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好吃,所以格外受到山村孩子的欢迎,因此特别紧俏,若地道食客稍微分神,恐怕就只有“望粉生叹”的份了——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同村小伙伴吃完凉粉匠箧盒里的最后一点凉旋粉。

    高平凉旋粉,顾名思义,产自山西高平,以新旋好的品质最甚。具体做法是将做好的粉坨倒扣在一张箅子上,用一个状似罐头瓶盖、有多个均匀孔洞的镟子,从外向里,一圈圈,镟成条状,喷洒上一点凉水,抓入瓷质的表壁纹有一两株花卉的碗里,撒少许盐,浇上一圈芥末油、以及适量的白蒜,再加一点其他的辅料,就可以享用了。

    高平凉粉吃起来,不仅有芥末冲到口舌根处的辛辣芳香,这会使人流下像被欺负了的眼泪;再搭配着山西驰名老陈醋的酸爽劲道,更添几分香。当然了,就别提来自凉旋粉本身的泉寒水意了,就像藏进去似的,饱含一段段颸颸凊寒,能让人一客两客好几份的吃着,意犹未尽,特别解暑。

    假如,若天公作美,我还能在某些特殊的节日里,在傍晚时刻,在天还未完全暗淡下去之前,前去村里唯一一家的剧院场上,品尝着一碗碗刚从红泥小火炉中煮好的、冒着热腾腾气息的牛肉丸子。而当我把盛着山西牛肉丸的碗内浇上半碟山西老陈醋的醋汁时,那滋味特别的美好。真的,酸味全消,只剩下芳香馥郁,十分引诱人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这里还有一款家家户户都会去做的晚饭后甜点,名曰“甜煮”。也就是用黄橙橙的一大碗新晒好的小粟米,搭配适量花生粒,和其他一些能被找到的、可食用的山货,比如野山枣、山楂果、山核桃仁、山柿子干之类,混合熬制,猛火狂煮大半个时辰。

    “甜煮”成品外观和腊八粥颇为相似,毕竟两者做法同源,只是“甜煮”熬好后能媲美饴糖,滋味甘甜可口,也就是能自然而然熬制出,像放进了好几勺甜甜蜜蜜的红糖味道。

    但据我老妈的分享,实际上,真正会做”甜煮”的人不会放糖,而多是利用”甜煮”的几种富含果糖或葡萄糖的食材之间的能互补味道缺失的优势。因此格外的粘牙,格外的酥口,也格外的软糯,所以我认为这种种风味要归功于会做”甜煮”的人,比如我妈,正是因为她们的参与,才能引发这神奇的一幕幕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虽然我在山西的趣事仍有不少,但由于人生若寄,世事莫测,憔悴有时,谁能预料得到,在我八岁伊始,爸爸就谨遵奶奶的“台命”——带着我和我妈、老姐一同回到了安徽老家。而这次“回乡”,却一待近二十年,这成就了我第二个家乡。

    安徽太和,是我人生的第二个家乡。

    虽说安徽是我的第二个家乡,但这个故乡却没有友好的欢迎过我,也没有善良的对待过我。我就不提我儿时刚来到这里时,被无数个太和本土人猛烈排斥了,甚至他们还曾组团揍我。

    因此当我上小学了,授课的老师也迟迟不肯让我回答问题,可归根结底,造成这一切结果的原因却是口音问题,因为他们听不懂我的山西方言。

    当然了,我也同样不提在我上小学后直到小学毕业的这几年期间,因为口音这个大问题,被无数个小学校友“友好”问候的惨痛经历了。

    虽然我已成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已改鬓毛催”,但说实在话,长这么大,我真得不知道我的归属地在何方。

    虽说我如今也在太和老家生活了许多个年头,会说本土方言,也知道这里的人情文化与地方特产。

    比如阜阳有款和山西饸饹面外表接近,却做法迥异的特产”格拉条”。

    比如太和有款又辣又香、就着茶叶蛋和卤鸡爪一起享用更具滋味的太和羊肉板面。

    比如太和有款只在清晨出现的”?汤”,主要是用老母鸡汤烫上半颗或一颗鸡蛋花,然后兑点香油,堆点芫荽叶或荆芥菜梗,并撒上一些晒干了的麻虾条。

    而最佳食用”?汤”的选择则是搭配着一两屉小笼包包吃着,口感更胜。

    但我的口音里却潜藏着来自山西的乡音,它会时不时的冒出来,提醒着我不要忘记第一任故乡。这频频为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,不仅给我带来了浓烈的自卑感,也让我一直说不好标准的普通话而被人哂笑。

    当然了,我说不好标准的普通话的原因还有一个,这就是当初我上小学,中学,高中,甚至大学时,所授课的老师大多习惯性的地道方言教学,没几个人普通话过关,而且学堂学生也没较过真。

    并不像现在的老师还要求普通话必须要二甲或二乙水平,甚至在校学生也有所考核,所以我也就只能自认是命运般的倒霉催了。

    不过,即便是事实如此,学好标准普通话也是我将来势在必行的一项艰巨任务。

    因此,如今的我每次前往太和购物,或去大新镇取我的快递时,别人都会诧异我的口音,会鸡婆似的询问我老家是哪里的,只因为他们感觉我的口音不像本地人。

    而令我尴尬的是,当我回山西探亲时,许多山西人同样也会诘问我家乡何处。

    虽然这流年韶华会更改人许多的习惯,也会磨灭人许多的痕迹,但有些东西,有些问题,任凭它施展各种手段,却无法去掺假,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,就好比我到底是哪里人?

    虽然没人能给我一个确切的答案,但我想,我恐怕是一位灵魂无处安放的孤独旅人吧!

回忆频频扰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-都市言情小说,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、更全,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,m.dushiyanqing.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,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。
最近阅读纪录:最近阅读纪录:
发表书评:
返回书目|推荐本书|加入书架|标记书签返回顶端↑
Copyright (C) 2002-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
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80、我的乡音和口音(人生版)(第3页/共3页)-回忆频频扰、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