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中文
首页 | 最近更新 | 最新入库 | 总收藏榜 | 周推荐榜 | 周点击榜 | 本站推荐 | 申请作家 | 作者中心
您现在的位置:都市言情小说 > 我在大学当校长 > 章节目录 第六百五十九章 诺贝尔医学奖背后的故事(第2页/共2页)
返回书目|推荐本书|加入书架|标记书签
小说阅读页
背景颜色: 字型:   字体颜色:   双击鼠标滚屏:(1最慢,10最快)
章节目录 第六百五十九章 诺贝尔医学奖背后的故事(第2页/共2页)

    这四位当真是改变世界的科学家,比如屠老的青蒿素,被誉为东方神药,拯救了全世界数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人。

    而屠老获得诺奖的经历也挺坎坷的,其中要感谢一个叫做米勒的美国科学家。

    21世纪初,美国学者米勒突然发现非洲的疟疾发病率大大下降。

    这让他大为惊异,于是派自己的学生到非洲一问才知道,发现阻断疟疾传染的是青蒿素,一种来自中国的药品,在当地被誉为“东方神药”。

    米勒非常感兴趣,又让自己的学生来中国调查,想知道是谁发明了青蒿素。

    调查结果也很吓人,一共有7个单位都声称自己是青蒿素的发明者,是集体智慧的结晶。

    米勒没有相信这些话,而是给他们各写了一封信。

    他在信中说,听说你们是青蒿素的发明者,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,同时我也想了解除了你们单位以外,第二大贡献的是什么人?

    好家伙,7个单位都说第二大贡献者的是一名叫屠呦呦的学者。

    也是这般,才让世界各国学界知道发明青蒿素的是来自中国的屠呦呦。

    这个真实的故事是张伯礼院士所讲,当时他任中医科学院院长,陪屠呦呦去领的诺贝尔医学奖。

    张院士说,虽然最后非洲用的青蒿素经过了改造,但第一个把青蒿素带进课题组,第一个发现结晶,第一个证实结晶具有临床活性的,是屠呦呦。

    若不是外国专家调查,恐怕永远都没人知道青蒿素是屠呦呦发明的。

    张伯礼讲这个故事的时候,主持人和现场观众都哄堂大笑。

    笑完之后又觉得非常悲凉。

    但张伯礼院士还有一些话没有讲,是王大龙自己查到的。

    书页翻动,看着后面的内容,王大龙的脸上有些复杂。

    因为米勒是美国著名学者,也是院士,所以有推荐资格。

    从2010年开始,米勒开始向拉克斯奖和诺贝尔奖推荐屠呦呦,前者是国际生物学界最闻名的大奖,后者就更不用多说。

    米勒几乎是年年都没有断绝的推荐,这才有了屠老2011年获得拉克斯奖,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。

    为什么一直靠的是个人推荐?

    懂得的都懂。

    一声叹息。

    中国不是没有人有资格获得诺尔贝奖,而是被埋没了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有米勒的寻找和坚持,也许中国科学界就去失去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
    王大龙望向丁烨,毅然道:“不管陈校长那里结果如何,我们都要把这个宣传片给拍好!”

    “人手都安排好了吗?”

    丁烨点头道:“差不多到齐了。”

    现在准备的是,若是陈校长那里有答复了,就派出三只摄影组,奔赴京城、羊城和星城进行采访工作。

    另外在鹭岛这里的影视基地和光华大学同时开始拍摄。

    还有解说词的配音员以及宣传片的bgm,都是要选最顶尖的,不然如何能打造出一条高质量的宣传片。

    正当王大龙准备起身安排的时候,手机铃声恰是时候的响起。

    一看来电人,是陈校长。

    连忙接通。

我在大学当校长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-都市言情小说,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、更全,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,m.dushiyanqing.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,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。
最近阅读纪录:最近阅读纪录:
发表书评:
返回书目|推荐本书|加入书架|标记书签返回顶端↑
Copyright (C) 2002-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
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六百五十九章 诺贝尔医学奖背后的故事(第2页/共2页)-我在大学当校长、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